形制、材质、芯面:屏风收藏需综合考量

芜生 综合报道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8-02-09

摘要:屏风的使用源于商周,盛于明清,古有“禹作屏”之说,旧称“邸”或“扆”,在中国古典家具工艺史上占据显赫位置。长期以来,屏风不仅是宫廷官府、富宅贵邸厅堂的实用和装饰之物,也是现代收藏家追逐的宝贝。

屏风的使用源于商周,盛于明清,古有“禹作屏”之说,旧称“邸”或“扆”,在中国古典家具工艺史上占据显赫位置。长期以来,屏风不仅是宫廷官府、富宅贵邸厅堂的实用和装饰之物,也是现代收藏家追逐的宝贝。

meishubao/2018020916491432757.png

吴昌硕 1917年作《花卉》六屏屏风

据了解,目前收藏市场上屏风的种类有插屏、挂屏、围屏、座屏、炕屏等。插屏一般是指带座的单扇屏,是因屏芯插放在屏座上而得名。小型插屏是陈设在书桌、案头,专供观赏之用;围屏由偶数屏扇组成,可折叠,一般扇数为4、6、8扇,多至12扇;座屏是一种大型屏风,屏下有座,由单扇或多扇组成,形体较大;炕屏则是典型的清式家具,由于火炕的流行,出现了炕屏,因是放在炕上使用的,尺寸较小;挂屏指单扇无座无脚挂在室内墙上的屏条,起装饰作用。此外,还有一种放在桌、案上作陈设品的小屏风,其形式与独扇式座屏完全一样,又称为砚屏、台屏。

meishubao/201802091651308907.jpg

汪野亭绘粉彩山水纹瓷板小屏风四扇

因为大小、材质的不同,各类屏风的价格有显著差异。2015年,北京保利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掐丝珐琅蓝地百宝嵌四季花卉屏风拍出3047.5万元的高价,目前它也在内地拍卖价格纪录榜排名第一。2017年匡时秋拍中,一件清卢葵生制黄花梨剔红嵌宝八屏风以517.5万元成交。相比于这类工艺品屏风,吴昌硕1917年作《花卉》六屏屏风则属于工艺品与书画艺术的结合,这件作品在北京保利2013年秋拍中获价540.5万元,另一件代表性拍品——陈少梅1942年创作的《泉石怡情》屏风八屏在2013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517.5万元成交。2011年中国嘉德拍出的一组汪野亭绘粉彩山水纹瓷板小屏风四扇,成交价为81.65万元,其单屏的尺寸仅有34cm×13cm,这组拍品也因其价格成为小型屏风中的佼佼者。

专家认为,屏风收藏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投资者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看形制。如上文中提到,插屏的形体有大有小,且差异很大。大者高度可超过1.5米,整组屏风可宽达3~4米,尺寸小的高度只有20~30厘米。一般来说,体量越大的屏风价格越高,因为制作所耗的材料更多。

第二,仔细检查材质。清中期之前的插屏大部分用紫檀、鸡翅木、黄花梨等顶级木材做底座和外框,用牙雕、剔漆、和田玉以及天然大理石做插芯。晚清以来,屏风制作的用料大不如前,尤其是民国之后红木稀少,用樟木、楠木、瘿木(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制成的座框已属罕有,绝大部分都用常见的山榆、乌木、黄杨根。插芯的档次也下降很多,刻瓷、螺钿、竹刻、松花石、祁阳石等都拿来做料,偶尔遇有上等好料,也因为制作古法的失传,能工巧匠的去世,制出来的插屏往往缺少神韵,造型不够优雅。所以,收藏插屏一定要细心分辨座框和插芯的材质。如果见到一座插屏的座框和插芯材质相差太远,就有可能是赝品。目前收藏市场上的瓷板屏风,多为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的作品,其中民国作品又多于清代。目前遗存的老瓷板屏风,有些早已失去屏座,有的连屏框都没有了。虽然决定瓷板屏风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瓷板画的质量,但从长远看,原座原框的瓷板屏风显然更具有收藏价值。

第三,看芯面。首先,无论是天然花纹石材,还是雕花装饰的插芯,工艺更佳者价格自然更贵。如果用的是书画插芯,以名家字画为贵。其次,同年代、同材质的插屏,以双面插芯者为佳。其中如大理石、玉石等石材插芯天然具有双面展示的优势,雕刻起来也更容易。瓷板、螺钿、掐丝珐琅等工艺的芯面双面制作难度很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