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场纪录频创新高,并不代表中国艺术市场正在大踏步回暖

杜洪毅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8-02-09

摘要:在目前行情持续低迷、从业人员士气不振的情况下,任何有关艺术市场即将回暖的消息都如同一针强心剂,让被疲软不堪的市场拖累的参与者们内心稍感振奋。但当前艺术市场本身存在难以治愈的顽疾,并非一则预言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的。吹捧炮制市场即将回暖消息的,大多数为商业机构代言人,其目的是向客户灌输现在投资未来必将大赚的美好愿景。对于大多数从业者来说,市场现状并不乐观。

在目前行情持续低迷、从业人员士气不振的情况下,任何有关艺术市场即将回暖的消息都如同一针强心剂,让被疲软不堪的市场拖累的参与者们内心稍感振奋。但当前艺术市场本身存在难以治愈的顽疾,并非一则预言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的。吹捧炮制市场即将回暖消息的,大多数为商业机构代言人,其目的是向客户灌输现在投资未来必将大赚的美好愿景。对于大多数从业者来说,市场现状并不乐观。

meishubao/2018020915221768511.png

拍卖场纪录频创新高,并不代表中国艺术市场正在大踏步回暖

与普通商品市场相似,艺术市场是否能持续繁荣,仍然取决于供需关系。当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必然会因为作品(产品)的稀缺而推高价位,刺激供给方追加创作(生产)投入。当供给量多于市场需求时,又必将导致作品(产品)积压、价格下挫。虽然因为艺术品市场的特殊性,原创作品具有稀缺性,并不能完全以简单的供需法则去诠释,但仍然不能忽视基本市场原则。很显然,当前中国艺术市场之所以会持续低迷是因为其供给方和需求方都出了严重的问题。

meishubao/2018020915504523233.png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 2.94亿港元成交

从供给方来讲,当前中国庞大的艺术创作队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高度同质化的作品(产品),难以在短期内消化。艺术作品与普通消费型商品之所以会不同,是因每件作品都承载着一份独特的文化内涵,由其高度原创性、凝结智慧创造因素所决定。但不幸的是,这种原创、稀缺特性被破坏的现象,在当前国内艺术创作中非常普遍,即便是以“创新”为根本使命的“当代艺术”圈,形形色色的模仿挪用、套路化复制也是实在稀松平常。一旦某种风格的作品显露出热销势头,马上就会有大批的模仿者跟风而上。要想依赖大量同质化低劣作品(产品)让市场翻身,并非易事。若仅是出于装饰美化环境需求,购买廉价的复制品反而更好,收藏投资便无从谈起了。正因同质化丧失竞争力,才需要借夸张的吹捧炒作来抢占市场。商业代言人拼命臆造些无论作品如何,只要买到某某名家真迹,就算大赚一把的信息。于是,著名艺术家、艺术大师类的人物一下子便爆发性地增长,却无益于提升作品质量。对低劣作品的恶性炒作,进一步加重市场生机丧失。

meishubao/2018020915550296447.png

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元成交 目前为止最贵的中国书法作品

从需求层面讲,中国艺术市场从来就没有培植起理性的消费需求。早些年虽然曾一度火爆,但那是在境外资本与国内炒家联手做局的情况下缔造的虚假繁荣。盲目追求高回报的投机诉求,不可能培养出持续稳定的繁荣局面。直到现在,除少数地方外,绝大多数普通市民和中产阶层都没有购买艺术作品的习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中产阶级开始崛起。但与生活富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精神文化上的贫乏。在许多人眼中,购买艺术作品唯一目的就是坐等升值,当对这种升值预期不抱希望时,只能拒而远之。曾经市场一片大好时,也有不少土豪砸进大笔资金,但这批人要么弄得血本无归,要么就是被大堆“艺术品”套牢,真正获得高回报者凤毛麟角。“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用这句话来形容他们的心态是最适合不过了。

在目前日趋多元的市场环境中,艺术品变成少数金主投机工具的事实是不可回避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将整个市场需求寄托在投机者身上。如果要想让市场持续稳定繁荣下去,就必须培养更加多元化的消费需求结构。特别是对占据供给主体的普通艺术家的作品,更需要由切实的文化消费需求去消化。试想,当所有投机人囤积了大量作品,准备转手高价卖出却发现找不到接手下家时,虚高的市场泡沫岂有不破灭之理?

艺术市场中存在的种种以高回报为幌子的证券化份额投资、分级营销等,本质上就是在破坏市场秩序,让受骗者彻底丧失购买艺术品的意愿。即便拍卖行爆出的高成交信息真会短期内为市场带来利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并无益处。若想让整个市场复苏并走向持续繁荣,就必须先解决供需两方存在的问题。优秀的作品供给与旺盛的市场需求两者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促进的。

文章原标题:市场回暖命运难测 供需双方均存缺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