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期之声 | 陈明:在纸媒的寒冬里亮一盏灯

陈明  发表时间:2018-02-08

meishubao/2018020815525585496.jpg

陈明

《中国美术报》副总编辑

《中国美术报》到这期已经满100期。回首两年来的编报历程,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初具规模,其中的甘苦冷暖,只有经历过的编辑记者们能体会。2015年底,报社招聘了第一批编辑记者。这些刚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年轻人,第一次做报纸,就面临一周40版的工作量,确实难以适应。在最初的几个月时间里,通宵达旦似乎成了家常便饭,这样也避免不了出错。记得我值班的2016年第2期,做了8个版关于蒋兆和先生选题的内容,已经编辑完成了。但在送印刷厂的前一天接到通知,要全部撤稿,并重新组织选题排版。当时我正带着几个编辑记者在国展图书订货会上做采访,接到电话后,赶忙回到报社,会同责编紧急撤换内容,经过一个通宵,重新换上新的选题,也许不尽如人意,但总算是完成了这期稿件的编辑任务。这应该是《中国美术报》创办初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我也从中感受到做报纸的不易。当然,这样的现象在后面的编辑工作中极为少见,通宵加班的状况也越来越少。

meishubao/2018020815540288506.jpg

工作现场

创刊之后的两年,正值中国纸媒的寒冬,就如《华盛顿邮报》的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尔茨所说的,报纸产业已经嗅到了“死亡的气息”。然而,作为一家年轻的专业媒体,《中国美术报》却要逆势而上,在这个寒冬中寻找自己的发展。很多人都怀疑,这家报纸能坚持多久?更有甚者会问:你们能生存下去吗?答案是肯定的。两年来,我们避开了与网络媒体争速度的锋芒,力争做深读纸媒,追求新闻的深度和高度,而抓手就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如新闻界专家所说的,“报纸的趋势是非均衡性结构,即:前面是浅阅读,提供知识;中间是深阅读,提供思考;最后是中阅读,提供融通”。既有开阔的视野,更有深度的解读和报道,才是当今纸媒生存和发展的王道。过去,报纸主要的任务是提供新闻和信息,而现在更要提供认识和理解。这要求我们的记者编辑,不但要报道新闻,还要解读新闻,为读者提供思路和看法。《中国美术报》正是这么做的。比如,我们头版头条的内容除了解读重大美术事件和新闻外,还做了不少大稿、专题,如《2017职业艺术家调查报告》《回归儿童美术教育本质》《艺术类毕业生择业的时代困惑》《威尼斯双年展观察》《工艺美术行业现状系列调查》等。此外,还有记者看展的专题,以记者的眼光去解读一个大展,为读者提供一般新闻所无法读到的内容。比如,《大千之路:从摹古到开新》《今天我们为什么如此怀念张仃?》《凤凰,用艺术拥抱世界》等。在新闻时评栏目中,我们也深挖了很多热点问题,通过不同角度的争论,引起美术界乃至社会的关注。像“国产动画困局如何破?”“市场回暖,是真的吗?”“金奖去哪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功利化”“当代艺术的价值与审美评判”“艺术家文化修养的缺失”“《千里江山图》真伪辨”等,已经逐渐形成影响。在域外美术、艺术设计、学术月刊、艺术财富、美术副刊等板块中,也都形成选题制和大稿制,贡献了很多精彩的内容。

meishubao/2018020814590999435.jpg

《中国美术报》往期版面

在报纸编辑出版过程中,《中国美术报》也慢慢培养出一支有战斗力的编辑队伍。这些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在两年的时间里不断成长为报纸的骨干力量。去年,中国美术报网创立,一部分纸媒编辑分配到网站,和网站的年轻编辑们一起,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在新闻报道上,我们常说新闻要素的五个W,在我看来,这五个要素归根结底是考验一个记者的认识和观察力。当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们一定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当完成前四个W要素之后,才到了真正考验他们的时候。同样一个新闻报道,在不同记者的笔下,会有不同的结果。平庸的新闻,在报道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之后,就会草草结束。而有深度有高度的报道,会重视那个“WHY”,之后,还应该加上一个H,即“HOW”(结果会怎样),这需要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中国美术报》从创办初期就要求记者编辑做到以深入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来看一个美术新闻事件或展览,这促使记者编辑不断深化选题,做足功课,力求在报道时找到深度和高度。他们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

meishubao/2018020814590760724.jpg

《中国美术报》往期版面

现在回忆创刊大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热闹喧哗过后,是编辑记者们无数寂寞繁杂的琐碎工作。在今年这个没有雪的寒冬里,《中国美术报》社每个夜晚的灯光都会闪亮很久。确实,坚守在新闻战线上的纸媒,也如同报业寒冬里不熄灭的一盏灯,我相信,这盏灯会一直闪亮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