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破亿拍品揭示出2017年艺术市场四大重要信息

赵榆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8-01-31

摘要:在2017年出现的18件亿元拍品中,反映出市场买家对中国文物艺术品最大程度认定的应该是兮甲盘。兮甲盘是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2年以来,经过20多年广大收藏家对中国文物认识的最高阶段。1974年我进入国家文物局,当时一大批老一代德艺双馨的文物鉴定家、学者和艺术家还都在世,比如王冶秋先生、唐兰先生等等。据他们讲,“中国文物的门类非常多,文物艺术品的分类是青铜器第一,古籍善本第二,玉器第三,书画第四——而且是书第一,画第二”。青铜器的文化最为深邃,是世界文化领域里独特的文物门类,其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是最高的。

近百年来文物艺术品交易的最高价基本都是在拍卖会上创造的。因为文物艺术品是一种不能再生的,有很深的文化、艺术、科技等内涵的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只有拍卖这种形式才能给予它们更合理的价格。

因为拍卖是相对来讲最公开、公正、公平的,是价高者得的一种交换形式,最能够体现文物艺术品的商业价值。魏晋时期在寺庙里曾出现“唱衣”这种拍卖形式,发展到唐代即名“拍卖”。据《通典》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诏令:典当物品,三年不赎者,即行拍卖。因此“拍卖”一词是中国先辈们在商品交换中创造的,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了。

meishubao/201801311640418645.png

徐扬  平定西域献俘礼图 

设色纸本  1800cmx42cm  中贸圣佳2009年秋拍

中国内陆过亿拍品从2009年开始出现,第一件是中贸圣佳拍出的清代徐扬《平定西域献俘礼图》,以1.34亿元成交。自此拍卖市场进入“亿元时代”。2017年中国内陆拍卖市场中共出现18件过亿元拍品,是目前为止出现亿元拍品最多的一年。

青铜器破亿元反映出市场买家

对中国文物艺术品最大程度的认定

在2017年出现的18件亿元拍品中,反映出市场买家对中国文物艺术品最大程度认定的应该是兮甲盘。兮甲盘是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从1992年以来,经过20多年广大收藏家对中国文物价值的最高认定和代表。

meishubao/2018013116025012772.png

西周宣王五年 青铜兮甲盘 现高11.7cm 直径47cm

西泠印社拍卖2017年春拍

1974年我进入国家文物局,当时一大批老一代德艺双馨的文物鉴定家、学者和艺术家还都在世,比如王冶秋先生、唐兰先生等等。据他们讲,“中国文物的门类非常多,文物艺术品的分类是青铜器第一,古籍善本第二,玉器第三,书画第四——而且是书第一,画第二”。青铜器的文化最为深邃,是世界文化领域里独特的文物门类,其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是最高的。但自有拍卖以来,青铜器的地位、价格一直没有跟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史料价值相匹配。须知,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得到世界的公认就是因为青铜器上的记载。

这件以2.1275亿元成交的兮甲盘记录了西周宣王五年的历史,非常重要。通过这件兮甲盘的成交情况,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品拍卖在文化建设当中所作出的贡献。

破亿美元的《山水十二屏》

缩小了东西方艺术品的价格差距

艺术品特别是文物艺术品的价值、价格是没办法判定的,它的价格是由一个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高度、出现的财富占有者的文化修养来决定的。2017年第二件比较有意义的亿元拍品是齐白石的《山水十二屏》。

meishubao/2018013116043569912.jpg

齐白石 山水十二屏

立轴 设色纸本 1925年作 180x47cmx12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

在此之前,西方拍场上出现了以4.5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成交的达芬奇的《救世主》,成为世界文物艺术品的最高价。2003年,齐白石的《咫尺天涯》拍出了约200万美元,而当时世界文物艺术品最高价拍品是以1亿200万元成交的毕加索的《拿烟斗的小男孩》。高档次的世界文物艺术品的价格体现应该是平衡的,但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东方艺术家的作品远远低于西方艺术品。毕加索和齐白石是东西方美术的两个高峰,但两者在经济价值上却有天壤之别,如上述两件作品,毕加索作品的价格是东方艺术品价格的51倍。而2017年30亿元的《救世主》与9.3亿元的《山水十二屏》的价格比约为3:1,东方艺术家作品的价值得到了迅速提升,应该说2017年是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价格迅速提升、跻身“世界最高行列”的一年。

meishubao/2018013116063413098.jpg

黄宾虹  黄山汤口  

立轴 设色纸本  171cmx96cm  1955年作  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

黄宾虹3.45亿元成交的《黄山汤口》也是2017年拍卖市场中值得铭记的。黄宾虹先生是近现代最伟大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绘画传统和技巧并且用一生来摸索,应该说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造诣是非常高的,在美术界的影响大,在传承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内陆艺术品拍卖市场呈增长态势

但仍处于调整期

这三件作品在2017年内陆出现的18件亿元拍品里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也是最显著的。虽然今年出现了18件超亿元拍品,但并不证明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又出现了第四次高潮。我认为现在仍然处于第三个高潮,是2012年高潮过后的一个平稳发展期,也就是所谓的调整期。2012年中国内陆文物艺术品成交总额为560亿元,从那以后全国每年艺术品成交额基本在200亿-300亿之间,第四个高潮出现的首要表现就应该是成交总额超过560亿。虽然今年出现了18件超亿元作品,但成交总额现在估计很难超过300亿,应该还处于调整期。

不过出现这么多过亿作品也有好处。首先,证明了我们的企业、企业收藏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开始有了更多认识。据观察,现在很多企业在筹备建博物馆或者私人美术馆,很多收藏家、收藏企业开始认识到文物艺术品的文化影响力。他们拿出企业或者个人财富的一部分,买艺术品来提升企业或者收藏家的文化形象。但是要建美术馆、博物馆,只买几件高档次的文物艺术品也不能证明企业文化品位的高度。比如买了兮甲盘,如果只有一件东西建博物馆是不够的,起码要把青铜器各个时代,如西周、东周、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的青铜器成系列地收藏。如果这些收藏企业形成系列收藏,藏家就会关注到更多不同价位的艺术品。收藏家将珍贵艺术品收入囊中后,会考虑著书或办展览,用书来记录这些艺术品的情况。这些举措都是在向群众宣传文化。

拍卖市场中百万元左右拍品

成交情况有待提高

总结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二十几年的情况,市场的好与坏主要还是看百万元以下拍品的成交情况。根据这些年的统计报告,可以明显看出每年百万元以下拍品的市场成交额占成交总额的95%左右。而亿元拍品成交额只占成交总额的0.02%。今年拍卖市场中出现了18件亿元拍品,占比可能会提高一些,但绝超不过0.05%。也就是说亿元拍品再振奋人心,其在市场成交总额中占比还达不到1%。为什么百万元左右拍品的成交情况不理想,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拍卖公司将更多焦点放在了千万元以上拍品的追寻上,这样的拍品对企业的利益大、名声提高快,且通过近几年的观察,超千万元拍品的赝品极少,超亿元的拍品赝品几乎为零。拍卖公司在高价位拍品质量把关上很重视。但对于中低档拍品(百万元左右的拍品),拍卖公司的重视程度稍有欠缺。另一方面在于买家,期待市场中的收藏家、收藏企业把他们的收藏编成系列,使得中低档藏品可以进入到他们的收藏、受到更多关注。

本文为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整理而成

记者王雪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