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亚欧 Ⅱ》 Bridging Asia-EuropeⅡ

2017-09-26至2017-12-29


侨福当代美术馆

北京

meishubao/2017090812472870010.jpg

《相遇亚欧 Ⅱ》

Bridging Asia-EuropeⅡ


 * 此展旨在进行亚欧之间的艺术交流和对话,将展出中国、匈牙利、奥地利三国艺术作品 

 * 富有寓意的作品将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类在当下现实中遇到的关于存在的问题 


▣ 关于展览

9月26日,由国际著名策展人、艺术史学家罗兰•艾格先生(Lorand Hegyi)策展的。《相遇亚欧》系列展之二即将于侨福当代美术馆·北京开幕,此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分别来自中国和欧洲中部,他们是:王玉平(中国),拉兹罗·费赫尔(László Fehér,匈牙利)和蒙泰安/罗森布拉姆夫妇(Muntean/Rosenblum,奥地利/以色列)。此次展览将开启中欧艺术家间的互动性对话,以期促进在不同文化语境中所生成的独特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传统和艺术语言间的彼此欣赏与深度理解。

参展作品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而成熟的绘画天地,其中对人物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再现,以及与记忆、反思、自我投射、梦境以及潜意识形成相关的虚幻现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拉兹罗·费赫尔的作品以现成的图像、常见的且具标志性的图片或老照片为素材。这些照片和图像具有传递重大史实,承载社会及文化意义的符号功能,也是个人微观历史和家庭相册的记录。在拉兹罗·费赫尔的天地里,每个人都是过客,每件事都只是刹那,画面的每一处都可发现属于当下的宁静、隐秘且十分具体的忧郁。画面中的人物,落在他们所处的那个特定空间,似乎纯属巧合。我们感受到他们对那个空间的占有只是暂时的、片刻的,他们的存在似乎脆弱而短暂,并一直暗示着这是一种客观和必然。

在蒙泰安/罗森布拉姆寓意深远的绘画和素描作品中,艺术家将质疑与讽刺指向了驱使人类做出匪夷所思行为的那些无法忍受、混乱不堪的非理性和嘈杂无序的语言壁垒,画中人物似乎被迫停留在一个极不稳定且表演晦涩的剧场舞台上,这一切如同存在于幻觉中的那些类似电影的场景。画面中的每一件事物看起来都是巧心营造,但演员行为的真实动机、其所处的地点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本与图像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蒙泰安/罗森布拉姆通过精妙的讽刺,质疑了人类所创造的那个虚幻世界与真实物质世界在诸多方面的差异,质疑了视觉信息和文本信息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他质疑了我们的日常行为模式和臆想出来的那个虚幻模式之间的断裂。

王玉平复杂精细的绘画技法为我们呈现了极其强烈、饱含感情、富于内涵又颇具暗示的图像场景,让人联想到文化史、艺术史规则,文学、文本和理性素材,以及对戏剧、文学、哲学和传统历史知识的参考。他的作品展现了丰富、复杂的图像叙事,在这些叙事中,他对个体的真实性、对个体的身份、心理和情感现实的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历史、思想和虚幻的现实间关系不断质疑,这是他作品的核心。在画面中,王玉平以具有反思性的分析方法,将与个体身份相关的社会文化、历史和言语等确定性信息与虚幻、复杂的内心戏相融合;将幻想的力量与欲望和梦想相关的剧情相融合,以此接近个体身份的复杂性。他在当下既存现实与虚幻的选择性现实之间构建了一个平行且诗意的结构。这一平行的结构为他画笔下的人物、动物,以及其他或自然的或人造的物体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双重身份。在他笔下,画中人物的面部、主人公的身体表面,以及那些不起眼的,平凡到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的表面,都显现出一个奇怪的、像影子似难以言说又令人烦恼的自我。这个影子使得人们对其他一些经历、规则或物体产生一种别样的、未知的、不可见的、隐秘的感知

《相遇亚欧》系列展之二的搭建是以艺术家作品的个性化呈现为中心,而非拘泥于特定的媒介、方法论或艺术潮流。展览的每一部分都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元素。通过这些元素,艺术家们触及了当下某些特定的现实,并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造,以此展示对当代社会现实复杂而多样的解读。


meishubao/2017090812491414701.jpg

拉兹罗•费赫尔   第一代人  2016 纸上铅笔、墨水、水粉 100 x 70 cm 

▣ 关于策展人

罗兰•艾格 (Lorand Hegyi),1954年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当前欧洲最杰出的策展人和艺术史学家之一。曾任法国圣埃蒂安美术馆馆长(Musée d'art moderne et contemporain de Saint-Etienne)和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美术馆馆长(Museum Moderner Kunst Stiftung Ludwig Wien),同时也是新落成的那不勒斯当代艺术中心(PAN)的创始人之一。

罗兰•艾格策划主要展览为:《艺术的共存:中欧当代艺术展》(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抽象与现实:卡西米尔•马列维奇/马塞尔•杜尚/约瑟夫•波伊斯作品展》(维也纳,1996年)、《房屋、人体与心灵——身份的构建》(维也纳,1999年)、《关于空间的概念》(巴塞罗那,2002年)、《索拉雷斯:理想城市或乐观主义》(2003年瓦伦西亚双年展)、《艺术的安置:寻找可能的场所》(圣埃蒂安,2004年)、《通向欧洲之路:中欧和东欧艺术展》(圣埃蒂安,2004年)、《施与的人》(拿波里,2004年)、《微型叙事》(贝尔格莱德/圣埃蒂安,2007年)、《从未寻得的岛屿》(圣埃蒂安/热那亚/萨洛尼卡,2012年)以及《迷人的不确定性:当代绘画作品展》(圣埃蒂安,2016年)。

除了作为策展人之外,罗兰•艾格还完成了大量当代艺术和文学批评类著作和文章,重点研究中欧和东欧艺术实践活动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以及当代艺术传达的人类学观点。他的主要著作为:《新情感表达——当代艺术中的模式变更》(Magreto出版社,布达佩斯,1993年)、《罗曼•奥帕尔卡的场所展现》(Prestel出版社,帕绍,2000年)、《独处的勇气——当代艺术中的叙事再创作》(Charta出版社,米兰,2004年)、《叙事的脆弱》(Skira出版社,米兰,2008年)、《中欧艺术》(Silvana出版社,米兰,2011年)、《展览中的当代艺术》(Silvana出版社,米兰,2012年)、《罗曼•奥帕尔卡的普遍主义》(Aragno出版社,都灵,2015年)、《不确定性之重要性》(Hapax出版社,都灵,2016年)等。


▣ 关于艺术家

拉兹罗•费赫尔(László Fehér ,生于1953年,匈牙利)

1971-1976年就读于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美术学院

目前生活工作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和塔克

“当下某种具体的忧伤,约莫就是拉兹罗•费赫尔绘画中淡淡的愁绪,倦怠脆弱的人物形象的源头。与此相对的无声、静止、以及剧场性和事件性的缺失、辽阔空间带来的孤独、微弱透明人物的失重感以及永无止境的期待,这些都变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这一切都在强化我们对时间的感受。当下是既具个体性亦具普遍性的,它短暂、反复且似曾相识。在拉兹罗•费赫尔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稍纵即逝,所有事物皆昙花一现;每一处我们都可发现潜藏着静寂、隐秘和具体的忧思。画面中的人物,貌似纯粹偶然地落入某个空间;我们感受到,这些角色只会在其空间里停留片刻,仿佛他们只是脆弱而短暂的存在,而所有这些都在暗示某种必然性和客观性。”(罗兰•艾格)

meishubao/2017090812494195534.jpg

蒙泰安罗森布拉姆 无题  2016, 285x545cm

蒙泰安/罗森布拉姆 (Muntean/Rosenblum)

马库斯·蒙泰安(Markus Muntean)1962年生于奥地利格拉茨

艾迪·罗森布拉姆(Adi Rosenblum)1962年生于以色列海法

他们从1992年开始合作

目前生活工作于奥地利维也纳

“在蒙泰安和罗森布拉姆的大尺幅绘画与素描中,弥漫着无法忍受、摇摆不定的荒谬之感,遍布着混乱的语言秩序。这一切,骤然迫使画中人物作出莫名其妙的行为,艺术家对此提出质疑性反讽。这些人物摆着熟悉的姿态,作出常见的行为。他们似乎被迫滞留在充斥着不可能和含糊情节的剧台上,宛如身处电影般的幻景或看似平庸熟悉的公共场合中。蒙泰安和罗森布拉姆向我们展示出妥善的构图与失当的人物交流情节如何激烈而完美地融合。画中人物之间的内部交流好像不符任何的理性解释或动机。矛盾的是,这一切都似乎经过精心编排,但人物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以及地点与人物之间、文本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仍然悬而未决。”(罗兰•艾格)



meishubao/2017090812495275336.jpg

我的种 195x160cm 油画棒、丙烯 2011王玉平

王玉平(生于1962年,中国)

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


“王玉平创造出十分耐人寻味、复杂、强烈的虚幻氛围,让现实的各方面及系统在其中相互共生。画面中人物的身体被置入不同的情境,这些情境或是人为制造、或是想象的,它们介乎于日常现实与假象之间,介乎于传统常见系列与独特、刺激的荒谬系列之间。创作中所独具的脸部“面具”特征,展现了其作品与某些文化模式惊奇地相似,如同是从艺术史或所谓日常生活中借用了某些特定的含义或论述。这种“面具化”肖像,质诘着所有既定规则的稳定性,质问着在我们极其繁复矛盾的众多当代文化中,那独一无二、受心灵支配的个体身份与文化习得、内化模式和习惯之间的关系。这些也就是他众多肖像绘画的缘起。这些肖像都戴上了标志着另一种身份,另一种现实的面具。画中人物具有“双重性”,一面是“原本的自我”,一面是“假扮的”第二自我,这种双重身份揭示出画中人物与真实世界间严肃、深入地交涉;与此同时,这一图像也揭露出某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这种偏见之所以形成,是由于难以将“原本的自我”从文化习得的“双重世界”中分离出来,也难以将“原本的自我”从“文化角色”中分离出来:因为“文化角色”是历史的产物。”(罗兰•艾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