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津:不用“共享经济”的理念看待博物馆资源

作者:​ 孙津 策划:李腾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发表时间:2017-08-14

摘要:【编者按】近日一则新闻引起编者关注,台北故宫开放7万张文物图供免费下载,引起广大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关注。台北故宫博物院认为,文物不应在博物馆里,而是全民共享的温暖疗愈物。无独有偶,今年早些时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已宣布将其收藏的37.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像资源免费开放版权。这意味着只要观众有需要,可以免费下载并不受限制地使用和分享这些高清图像,这样的做法无疑缩短了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相对而言,我国目前有基数庞大的古代宝藏,基于管理原因被封存于各个公立博物馆的仓库中,偶尔通过大型展览对外展示,观众往往需要到展览的地方才能看到。众所周知目前网络时代信息传递日趋方便,基于前述博物馆艺术品图片资源共享的事实,公立博物馆本来是收藏文物用于丰富人民文化需求的公立机构,但是相对封闭的管理方式却设立了一个门槛,是否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对观众公开其中部分资料以便于查阅?本期围绕博物馆的资源共享话题,讨论信息时代的博物馆艺术藏品信息与公众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国内的许多博物馆存在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发挥藏品或展品作用的缺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收藏的关注大于展出。不仅博物馆,就连图书馆也有这种重藏书轻借阅的情况,而且查、借阅的手续繁复。这种情况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方面,还做得很不够。

其实,从技术手段来讲,博物馆资源共享并不困难,比如把藏品都做成图片甚至三维动画图像,供所有人免费浏览和下载。但是,这里有一个认识上的问题似乎被人们忽视了,即博物馆用来共享的是什么“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应该或者需要怎样被人们“共享”。换句话说,要从博物馆资源的特点来设计和实施其共享,而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使“资源”(也就是藏品或展品)保持和实现其价值的首要前提。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jpg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jpg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不能用“共享经济”的理念来看待博物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比如像共享自行车、共享电动车那样。这里的原因在于,经济活动或其社会意义与博物馆这两者所共享的是不同的“资源”,得到的利益或价值也不同。如果仅仅是了解馆藏文物情况,包括分类检索,资源分享的信息化手段是经济的,或者说增进效益的,而且这种分享的功能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但是,这些藏品作为“资源”对每个人来讲的含义或作用是不同的,即便对每件藏品都加上注解,每个人对于相应知识的掌握以及欣赏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由于各种原因,比如不感兴趣、满足于图片知识或观赏等,很可能相当多的人在看过信息化图片之后就不去博物馆了。这样一来,人们实际上是在很浅显的水平或意义上进行“共享”的,或者说,这种技术性共享反而有可能减损甚至扭曲博物馆“资源”本身的含义和价值。

其次,无论怎样扩大博物馆的资源共享能力,传统的也就是亲自到展品前进行参观的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要想实现或获得藏品、展品固有的价值,尽可能近距离的观赏才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方式。博物馆里有很多藏品都是文物,不过它们几乎无一例外也都具有艺术价值,甚至绝大多数本身就是艺术品。因此,共享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到底如何看待和尊重艺术品。最根本的要求还在于欣赏,尤其是审美欣赏,而不是信息的规模和形态。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藏品都各有其历史感、文化内涵、艺术性以及学术价值,因此,尽管不一定所有展品都不能触碰、不能拍照,但参观的人首先需要对展品怀有敬意,而不能像逛商场那样把展品作为随意浏览和挑拣的货物。


毛公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jpg

毛公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肉形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jpg

肉形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由此可以看出,用信息化技术来共享的博物馆“资源”也还是信息,并不是作为藏品或展品的“资源”本身。当然,这种信息的共享也是很有用的,因为它不仅可以提供相应的知识和入藏情况以及藏(展)品检索,而且还可以从普及的角度培养和引起人们的博物兴趣。然而正因为如此,真正能够“共享”的是人的兴趣,或者说,实现“共享”的根本途径在于人的兴趣,而不是什么技术手段或管理方式。因此,用信息化技术提供的资源共享只是一种普及意义上的辅助手段,这些资源价值的实现不仅要靠兴趣,而且要靠对藏(展)品的实物接触(也就是参观)。

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主张参观博物馆还是应该收费,而且文物、艺术、收藏、学术等方面级别越高的藏(展)品,其参观收费也应该越高。其实,人分三六九等,志趣爱好也不一样,有兴趣、愿意参观博物馆的人不会舍不得花钱,反之,没兴趣的人免费请他参观、给他讲解他还嫌耽误工夫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