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博物馆用数字信息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李博雅  来源: 陕西历史博物馆 发表时间:2017-07-21

国家文物局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每25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观众人数达到8亿人次/年。博物馆事业成为了国家战略、博物馆事业的规划已经上升为顶层设计。博物馆作为文化梳理与文化延续的重要场所,是文化输出的重要阵地与有效媒介。肩负着中国“文化输出”的责任,博物馆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停留在文明传承与文化传播的层面,更具有了深远的时代内涵与文化意义,是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塑造世界的中国观的中坚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是博物馆的时代使命

博物馆的展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对外展示中华文明与华夏瑰宝;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也在不断凸显,博物馆“借物育人”,通过展览与藏品传播民族精神、爱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要借助新技术、新平台,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丰富信息的传播渠道,抓住历史机遇,建立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深度交互、渠道广泛的博物馆文化传播体系,

借助图像、声音、文字、信息将中国形象、中国声音、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创意传递给全中国与整个世界,用新的表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时代命题,更是时代使命。

树立国家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弘扬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实力,博物馆是先锋力量,也是重要途径。博物馆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围绕国际文化热点、聚焦国内产业前沿,紧贴国家顶层设计,推进中国文明进程。

博物馆的展览不是将割裂的文物进行摆放与堆砌,必须将“活生生”的历史通过精心的策划、巧妙的设计、先进的技术与成熟的理念相融合,最终进行完美的呈现。博物馆要与观众沟通,将悠久岁月“娓娓道来”、把历史故事细细诉说,使古代场景得以重现,引观众游人深思凝神,邀广大公众参与体验。博物馆的故事元素——文物“好”固然重要,关键还要“讲得好”。“讲什么”、“怎么讲”就是博物馆在“讲好中国故事”大框架下需要研究的课题。

数字信息技术是博物馆观众的真实诉求

今天的博物馆,讲故事已经不是我们以往刻板印象的范畴——导览、讲解员、图书、展板、影碟等,而加入了新技术、新媒体,让观众能够充分与博物馆互动,去尝试、去思考、去参与、去体验。只有这样,观众才能真正与博物馆相融合,成为博物馆真实的客户。格鲁伯[2]认为“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思考的空间”,这里的思考正如18世纪所赋予的含义那样“是人类思想活动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思索。”博物馆是一个“集观赏、思考和艺术感悟于一身”的地方。而数字信息技术则是激发人们思考的杠杆,数字信息技术用创意撬动了博物馆的生命力与生产力,用创新、互动、参与、体验甚至产品为博物馆的展览与体验活动注入了新的血液。数字信息技术本身就是思考的结晶,又去激发观众新的思考,凭借或线上、或实体、或空间、或虚拟的手段,最终让观众在思考中体验、在思考中收获。“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这就是思考与互动的力量。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强这部分的力量,形成互动,从而引发思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新手段、新媒介,讲好中国故事。

曾几何时,历史类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甚至是综合类博物馆一度与数字信息技术绝缘,仅有的一点“亲密接触”也只是锦上添花的“调味品”,而非“正餐”。数字信息技术在博物馆的运转中也并非主力,深居象牙塔中的博物馆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并不心甘情愿,一度是被科技裹挟与倒逼着前进的。

然而,在AMNH博物馆工作超过20年的科学部主任Vivian Trakinski 总结近些年游客对于博物馆态度的变化:以前的精力在拍摄纪录片上,而现在则变成了制作各种可视化的数字媒体形式。阿姆斯特丹艺术大学瑞华德博物馆学院Paul Ariese表示在参观荷兰博物馆的观众中,认为艺术类的博物馆吸引的是年轻人,遗址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是上了年纪人的选择。富于变化、吸引眼球、易于理解的表现形式受到了观众的青睐,博物馆需要改变。

杨瑾在《变化的观众 转型的博物馆》一文中归纳“如今博物馆观众的名称有‘访客(visitor)’‘受众(audience)’、‘去博物馆的人(goer)’、‘游客(tourist)’、‘客户(顾客)(client)’、‘使用博物馆的人或博物馆使用者或博物馆用户(user)’、‘客人(guests)’,并提出“词汇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经济、文化、技术、观念、消费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观众发生了变化,博物馆必须转型:由于观众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旅游业持续高温,观众在自我素质提升的基础上,对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手段及效果都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观众的改变引发了博物馆直接的转变。博物馆作为一种人类知识传承的平台和媒介,往往通过一种严谨甚至是严肃的方式来为参观者传达信息。这很容易让其中的展品或展项丧失其应有的艺术感和审美意味。博物馆观众渴望参与、需要思考,而不是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单向接受教育。单一、枯燥的展示方式也使得年轻观众无法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于观展过程。而数字化展示设计开启了博物馆展示的新篇章,彻底改变了单方面传授方式,通过人际互动,形成了一个多感官的虚拟体验环境。

变化的观众需要变化的博物馆,博物馆转型是大势所趋。2017年6月2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则遵循“观众为上”唯一原则,展览前期的2月下旬到3月31日,上博向全社会征集关于此次特展第101件文物的设想,反响热烈。文创产品更是囊括衣食住行,让观众把“浓缩的世界史”带回家。

今天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已经不再拘泥于用“古物”讲故事的思路,而是采用“虚实结合”、“古今结合”的表达方式,应用多媒体互动的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展品的表达,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产品陈列设计手段。用现代的展示方法,情景交融地互动体验,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导观众主动思考、参与、互动,寓教于乐地帮助观众更加深刻的获取信息与知识。且打破了空间、时间、兴趣、专业的局限,让观众在三维世界中畅游。吉林市博物馆的杨成志、孙瑞阳认为“陈列展示中,虚拟现实打破了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障碍,设计人员和决策者能够多方位、多视角的观赏了解设计思路与方案,找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听取各方面意见。”

在管理者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博物馆不再固步自封,愿意打开视野,通过建立多方合作模式,引入第三方技术、平台与运营管理团队,有效借助外力提升博物馆整体实力。

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强跃在接受《三秦都市报》专访时提出“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移动互联技术在行业高速渗透之际,博物馆尝试把技术与服务相结合,是一项既服务大众又引领时尚的举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党委书记侯宁彬说:“年轻人注重体验,引用互联网的研究成果就是希望打动年轻人”,同时他还说“在文化传承方面,我们一直都想告诉年轻一代中华文明历史的伟大。可是他到底有多伟大,只有通过实地体验,才能让年轻人有最真切、直观的感受”。对年轻人讲中国故事,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作用不可小觑。

2017年6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腾讯公司合作,重磅推出“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这是“互联网+中华文明”——秦文化传播与创意工程的开篇之作。也是秦陵博物院通过“互联网+技术”打动年轻人的诚意之作,“互联网+兵马俑 ”成为打开千年秦文化的新方式。应用互联网技术和微信端开发的智慧服务平台走在了行业前列。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虚拟呈现,在数字化语言的描绘下,文物数据信息得以深挖、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解读、浓郁的历史氛围得以营造、蓬勃的时代精神得以彰显,悠远的传统文明得以传承。

与此同时,数字信息技术对提高文物的展出率与利用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系列技术还广泛运用于文物保护修复与研究展示、文物信息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管理、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基于大数据的观众研究、旅游服务及多个新领域。馆藏检索、虚拟导航、活动介绍、参观信息、联系咨询、投诉建议、导游预约、在线售票、在线商店、景区热力图与流量监测、甚至厕所导引等功能的一应俱全,不仅使文物的价值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挥,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加深刻广泛的传播,参观满意度与舒适度也同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讲好中国故事,数字信息技术功不可没

影片视频与网络直播

现在的文物、考古类纪录片的制作添加了更加多元的因素,加入了变化的成分。中国首部以大型编年体史诗动画纪录片《帝陵》就是以陕西境内的帝王及其陵墓为核心要素,行程几千公里,以大量历史素材为基础,将微景观、三维建筑、实拍、地图、壁画等表现形式相结合,高度还原了古代帝王的生活及其当代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及丧葬文化。其高科技术展现手法与创新商业产业模式堪称产业典范,强烈的历史感及全新的艺术展现手法完美演绎了时代的文化特质,使观众耳目一新,印象深刻。2017年,陕西历史博物馆与影视传媒公司联袂打造的纪录片就是以故事片的形式来做的纪录片,不仅改进了叙述模式,且在项目的功能与定位上进行了极大的提升,呈现出多种视频合成及媒体传播方式。不同于普通的纪录片,此次纪录片的核心是考虑了二维、三维、5D、全息、VR等技术要求的视频制作。届时,一部浓缩了文物、文化、艺术、历史、政治、文学、技法等多角度、全过程的故事型纪录片将会以别开生面的形式与观众见面,拉开文物纪录片新的一页。

随着视频自制行业的飞速发展,博物馆微博微信运营借助视频网站的平台优势,通过资源优化、实现二次发酵传播。博物馆中,无论是研讨会、学术论坛、专家讲座、展厅讲解,甚至策展讨论,都可以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展示给广大用户,让互动参与成为常态。

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微博2016年8月首次尝试“网络直播”,专家讲授“醍醐寺”展相关知识。网上观众积极互动、留言提问,纷纷赠送礼物和金币,近50000名微博用户观看了这场别开生面的直播,获得了业内外与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网络直播的广泛运用让博物馆尝试打造自己的正能量网红,网红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人,或者是一件文物,甚至可以是虚拟的意象。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栏目精心策划了“一起逛博物馆——穿越千年  回望丝路”大型微博直播节目。央视在全国选择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五个地点,即陕西西安、广西合浦、广东广州、福建泉州、新疆吐鲁番。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陕西西安的直播点,陕历博专家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到的馆藏文物“鎏金铜蚕”讲起,重点介绍了何家村唐代窖藏的众多中外文化交流的文物,并介绍了古代丝绸之路交流互鉴在出土文物中的体现。从这些精美的唐代文物中看到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和唐代中国的繁荣。直播总长六个小时,观看人数29万,同期发布的微博阅读量为203万,宣传效果十分显著。腾讯大秦网在2017年6月也做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专题网络直播———“探秘珍宝 妹子带你逛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与主播用亲切自然的语言,生动地将馆中瑰宝、国之重器及历史发展脉络以全程互动、自然交谈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赏心悦目的“人”、“物”直播。

VR技术与AR技术

AR技术与VR技术有着相类似的应用领域,这两种技术不仅引发了博物馆展陈手段与空间布局的变革,更是让观众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博物馆参观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该技术在博物馆与旅游景区的广泛运用已经使观众对此不再陌生,观众来到博物馆时就带有对数字信息技术的体验诉求,经常有观众提出在博物馆希望得到除了传统体验以外的科技体验甚至动感体验。如今的博物馆也在逐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诉求。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现在的VR设备不再是科技博物馆或展览的豪配,而是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展览的标配。从体态上来看,VR设备可以大如一间房子,也能小到手持;从体验方式上看,可以用头盔体验,也可以用特殊眼镜夹着自己的手机,更有甚者,用成本不到10元人民币的纸折的VR眼镜配合手机也能得到逼真的体验效果。VR技术的优越性还体现在设备简单、易于操作等方面:首都博物馆“妇好墓展”只提供VR眼镜,观众扫码用自己的手机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妇好墓的震撼场景。观众“一眼看穿”妇好墓穴内上下6层,深达7.5米的虚拟挖掘现场,在“摇头晃脑”、“左看右看”中深度沉浸在场景之中。

幻影成像技术,是基于全息科技的成像技术,将物体的全息影像投射到透明介质上,产生3D立体观感,提升视觉效果。这一技术的优点在于它成像逼真,立体特效强大,无需戴3D眼镜就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一90年代的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汉阳陵博物馆的幻影成像电影就营造出生动逼真的历史场景,引人入胜。汉景帝、王皇后以及宫女、宦官、将士等一众人物的生活场景及历史事件被还原,观众在故事讲述中增强体验。

在“幻影成像”中尝到甜头的汉阳陵博物馆于2016年底尝试了VR互动体验《玎珰开讲:述说汉景帝》,主人公玎珰带领观众从当代汉阳陵穿越回汉景帝时期,了解重要历史事件,感受汉景帝生平。VR《玎珰开讲:梦回秦汉》回到秦、汉盛世感受始皇登基的盛况,领略2000年前的历史场景,这样与数字信息技术结合的中国故事一经尝试便获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誉。《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数字化展示虚拟故宫,观众在虚拟紫禁城中拥有了自己的虚拟形象,具有深度参与性,拥有了主人公意识,观众可以是格格、太监、卫兵等9种身份中的任一角色,在感兴趣的区域中游览,或与他人结伴而行。这是观众与博物馆的互动,更是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的交融。

富于变化的VR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的大遗址体验互动,推动历史文化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得益于成本低、易制作、易操作、富于变化、常变常新的技术优越性,越来越多的遗址类博物馆将遗址的蓝图置于VR影像中。汉阳陵博物馆利用VR技术将大遗址的全貌尽收眼底,观众戴上眼镜就置身于空中,抬头可仰视蓝天,低头可俯视帝陵全貌,随着观众自身角度的变化,周围景致进行着动态的变化,这为博物馆VR打开了思路,进一步跳脱出博物馆馆区,打开视野与格局。

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百度公司进行战略合作,200亿像素360度将兵马俑“超高清”呈现在观众面前。通过图像识别以及AR等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还原2000年前刚制作完工时的兵俑模型,还能色彩再现。另一亮点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展现目前未全面开发的二号坑下2000年前兵马俑布局,再现古代军事盛况。且在AR界面观众自主点击特定区域可以进行交互,动态效果立即呈现。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魔卡是AR技术与中国历史文化融合的文创产品,卡片利用文物三维模型配合声音、文字和特效生动展示馆藏文物,新奇的魔幻效果和新颖的互动体验使创意产品有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体验感十足,实现了把“文物”带回家的理念,从青铜器、陶俑、金银器等精美器物生动立体的形象中观众能够感知三秦大地深厚的文化积淀,触摸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在打造的“魔镜换装”——唐服唐妆体验同样是利用AR技术,将人脸识别技术与唐代发饰、妆容相结合,生成唐代装扮、增强游客互动体验。拍照后自动生成二维码,扫码即可在微信、微博分享。博物馆借VR与AR技术讲故事,必须遵循求“实”原则,再增加求“美”、求“变”的创意,要使故事有创意、有趣味,能互动、能带走…才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互动体验。

APP与H5

博物馆中,App的开发与应用已经不是新鲜产物,而是成为现代化博物馆不可或缺的服务功能,然而现在App也将逐渐不再成为博物馆吸引观众互动的首选,腾讯公司今年将开启“观众参观博物馆无需App,扫二维码小程序进入导览系统”的新纪元,故宫与世界几大知名博物馆即将搭乘第一班快车尝试这一新技术。届时,制作成本低、简单易操作的小程序将慢慢取代曾红极一时的App,博物馆观众无需下载、无需等待、消耗少量流量就能得到集宣传、查询、服务、导览、体验于一体的多项功能。在数字信息技术“三个月技术一更新”的行业现实下,成本低廉的技术必将逐渐取代门槛高、成本高、操作难的技术。

2010年,乔布斯就曾预言“全球已经开始步入H5 时代”,HTML5从理论探索阶段进入实践尝试阶段。不同于APP,H5 应用无下载门槛、无需持续更新升级,开发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与成本可以投入到内容的运营与精细化制作上。活跃度高、传播迅速、门槛很低、易于操作、普及度高是H5的显著优势,像PPT一样,普通人在就可以在熟悉软件的基础上制作H5,通过微信进行发布以及传播。

近年来,H5小程序在博物馆故事讲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017年在对外宣传中正式引入H5技术形式,使展示平台与展示方式进一步变革:针对H5手机用户平台的受众人群特点(以70后、80后、90后及其潜在的青少年群体为受众),采用卡通手绘画面+故事情节+背景音效的形式。针对馆藏文物的历史由来、发掘经过、考古意义、美学价值等多角度展示其重要价值。系列化、情节化、趣味化、主动化的创意亮点也将使文物与历史的H5语言有了更加持续的生命力。以习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到的陕历博馆藏文物“鎏金铜蚕”为例,就通过手绘H5的形式,以10幅手绘图将文物及文物背后的故事串联了起来,并通过趣味性的表述如漫画等形式凸显出文物的“萌态”,观众用手指涂抹屏幕进入下一页,伴随着背景音乐,融入图文场景,拉开生动的体验序幕。漫画版的“习大大”形象也陡然拉近了与观众间的距离,“鎏金铜蚕”H5小程序最终达到了良好的宣传展示效果,让这个中国故事有了高度,有了趣味,更有了生命。

故宫最新的H5小程序以科技感十足的画面与清明上河图的古典元素相结合,在京剧与英文歌交织的背景音乐中唱响“故宫的世界、世界的故宫”这一主旋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H5小程序“为始皇帝送新年贺礼”一经推广就风靡微信朋友圈,寓教于乐的答题闯关环节不再以评分为标准,而将重点放在知识的普及上,短短几页内容,就将秦直道、货币、文字、度量衡等重点知识对体验者予以普及,最后以官职取代得分,机智的回避了分数这一敏感话题,让答题者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还得到心理满足、愿意把H5小程序答题结果分享在朋友圈,形成了快速、广泛的传播。这一H5的传播,不仅为“兵马俑”及“秦始皇”主题IP增加了知名度与曝光度,还给秦陵博物院的微信公众号也带来宣传热潮,据腾讯技术后台统计,H5推出的几天内,秦陵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平均一小时增加5000粉丝,宣传效果惊人。

2017年6月,针对“北京东西城32处文物今年将实施腾退”这一新闻,光明日报也运用融媒体理念,根据《东城区和西城区列出腾退清单》制作了《探秘:北京东西城文物腾退地图》H5小程序,把“文物被占用”这一现象放在了放大镜、聚光灯下,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中。我们清楚的看到,H5在博物馆的应用并未仅仅停留在文物宣传与展览推介上,政务工作、新闻发布、管理决策等一切对接观众的途径都可以用这种亲民、生动、活泼的形式去表现,且时效性强、传播力强、持久性强、互动性强,放大效应显著。 

数字博物馆与实体体验馆

陕西数字博物馆是2012年陕西省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是我国首座省级文物行政管理机构创建、依托全省馆藏文物数据库信息和集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数字博物馆,也是一个文物数字化展示、保护与交流的专业平台。集合全省等级文物10万余件、一般文物40余万组,运用网络技术、动态模拟、三维演示等先进的文物数字化展示手段,将全省的实体博物馆和丰富的藏品呈现给观众。2013年推出了可以“随身携带的”移动网络版,2014年推出了“陕西数字博物馆口袋版”,2016年陕西数字博物馆实体体验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观众可进行观看、互动、下载等操作。

目前,陕西数字博物馆形成“虚拟现实馆”、“数字专题展”、“临展与交流展”、“精品文物鉴赏”、“讲坛与讲解”五大特色栏目,此外还设立了“文物故事”、“交流与论坛”、“数字文库”、“博物馆大全”、“快乐寻宝”等辅助栏目。网上商城也是陕西数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多用户综合B2C商城模式,陕西省内博物馆都可以在此平台注册、开店,各类文创产品在网上商城统一展示。

南京博物院基于博物馆公众服务层面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体系,于2009年提出网络虚拟博物馆与实体数字展馆相融合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思路,2013年实体数字馆建成开放,“虚拟馆”与“实体馆”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观众提供服务。如今的数字博物馆已当之无愧的成为博物馆、区域、甚至国家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在文物信息资源整合、数字化展示应用、文化互动体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得博物馆不仅变得更加“好看”,还更加“好玩”。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在文物大数据分析与利用、文物素材提炼、产品开发、旅游产业升级等方面,理论探索与实践运用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博物馆应该遵循“以文物、展览为主,技术支撑为辅”的线路,避免走入唯技术论的误区,以免喧宾夺主,导致声光电的滥用。

博物馆用数字信息技术讲好中国故事硕果累累,但道路漫长,博物馆人要大力坚持“把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大文化方针,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不断求索,更加深入地投入到推动博物馆发展的浪潮中去,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在“让文物活起来”的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员 李博雅)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