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画廊 收藏方才开始——“2017北京画廊周”观察

芜生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7-03-24

摘要:2012年9月,北京曾举办了一场“北京画廊周”。60余场展览、1场论坛、6场画廊故事讲堂、首次全国画廊主联谊活动“画廊之夜”等活动,在798、草场地、22院街、三里屯等区域同时开展。这样的阵势即便放在今天也可谓声势浩大。但没过多久,“北京画廊周”的字样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2012年9月,北京曾举办了一场“北京画廊周”。60余场展览、1场论坛、6场画廊故事讲堂、首次全国画廊主联谊活动“画廊之夜”等活动,在798、草场地、22院街、三里屯等区域同时开展。这样的阵势即便放在今天也可谓声势浩大。但没过多久,“北京画廊周”的字样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相比于2012年,今年“北京画廊周”的创办者已经变成了德国人艾墨斯,但他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联合了博而励画廊、常青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长征空间、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空白空间、麦勒画廊、魔金石空间、墨斋、佩斯北京、偏锋新艺术空间、香格纳画廊、杨画廊、站台中国、木木美术馆、寺上美术馆、泰康空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机构,举办了多场展览之后,经济收益的问题还需要依靠赞助商或画廊自行解决。但艾墨斯坚定地认为,自己之所以将创造的“柏林画廊周模式”挪到北京,不只是因为这里拥有的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相对成熟的艺博会和拍卖行,更因为艾墨斯发现了北京艺术圈的一个特点,甚至可以说是缺陷——“艺术创作与市场处于失联状态”。

“当艺术家在工作室进行创作之时,他们心里所想的应该是下一个展览,而非下一场艺博会、拍卖会。在艺术家的创作周期中,个展必然是其中最令人激动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只有当一件艺术作品被首次展出的时候,它才是完成了的。”艾墨斯如是说。

从这段话语中,我们看到了艾墨斯对于艺术家个展的重视。通常情况下,能够赋予青年艺术家举办个展机遇的机构便是与艺术家有着密切共生关系的画廊。“我就是一名艺术家,所以我充分理解展览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没人给年轻的艺术家办展,他们则绝对不会被发现,而展览开幕式即是画作的最佳销售时机,因为开幕日是一个为情绪所主导的时刻。”

如果音乐爱好者只能偶尔听到某位乐手的单曲或EP,那么他就很难了解这位音乐人的面貌。对于画家来说,情况亦是如此。而画廊周的举办意在强调画廊体系在艺术市场中的重要性,提醒藏家回到这些与本地艺术家共生的机构展厅中,只有这样,真正意义上“发掘性收藏”才有可能被启动。而在艺博会中,无论是城市艺博会,还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巴塞尔、纽约军械库展会,很少有画廊在面对这样诱人的宣传机遇时,单独为一名代理艺术家举办个展。具备一定规模的艺博会拥有着自己独立的话语权和策展逻辑,它们需要画廊,但画廊面貌的集合并不等于艺博会的形象标签,大型艺博会的参展机遇甚至需要画廊主们通过各种渠道竞争获得。而对于藏家来说,在艺博会为自己的收藏查漏补缺、锦上添花是可行的,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场一举发现“希望之星”的可能性几乎无限趋向于零。

在北京,聚集了藏家、艺术家、画廊、拍卖行的地方,一个陌生的画廊周陡然出现,让人感觉十分必要,却也让人有些陌生。但画廊的生存每况愈下,自我宣传势在必行,“2017北京画廊周”的自我定位是较为准确的。这保证和确立了活动的品牌形象,而活动时间的选定也有着自己的考量标准。

3月17日至19日,各家参展画廊相继举办了“邱黯雄 : 新山海经”“隋建国:肉身成道”“李松松:北海”“克里斯托弗·伊沃雷:哀歌”“现代的面孔——晚近中国肖像摄影”“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2017”等展览,这是一次当代艺术界的小型聚会,涉及个体艺术家的思考方向、当代艺术家群体生存状态等命题。当展览在798和草场地同时开幕,其所带来的“聚合效应”十分明显。而如何制造“聚合效应”,是各地艺术市场能否吸引人气的关键所在。在香港,Art Central与巴塞尔几乎同时开幕。

在纽约,亚洲艺术周如火如荼。对于艾墨斯来说,“北京拥有一切,大量优秀的艺术家、优秀的画廊以及一些优秀的美术馆。我希望再给予收藏家及专业人士一个来北京的理由。在这一时间内,北京的艺术家和画廊将呈现他们一年之中最棒的展览。由于是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前一周,在一个合理的旅行路线内,北京画廊周给予了全球观众‘一箭双雕’的机会。”

我们希望这次与2012年重名的画廊周活动能借势而上,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对于国内的画廊市场来说,未来是可期的,如萨奇画廊、高古轩画廊一般领军人物也势必将在不久后出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