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课堂 什么是重点

谢一菡  来源:《中国美术报》第7期 发表时间:2016-11-01


对“非遗”传承人进行系统培训,这一在“非遗”传承保护中的新举措,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笔者认为: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在当代交汇融合,是“非遗”项目自身发展、传承规律所决定的。教育传承是必然的趋势,但在实践操作层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培训传承人应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以传承人及所传承的技艺为主体的传承理念。

传统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方法有四种:家族传承、业缘传承、地缘传承、教育传承。与前三种相比,教育传承最大的优点是打破了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性,是传承范围最大的传承方式。就我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教育传承现状而言,主要是以学校为主要传承场所,使用现代化的系统教育模式,通过老师的讲解演示获得从事该技艺的相关知识,需要通过考试取得某种身份或者资格等。其模式是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最具潜力的传承形式。传承人进入高校进行培训、研修是教育传承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岗位教育。岗位教育一般是在一线生产、工作时,采取培训,进修等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深造的方式。笔者在对禹州钧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进行教育背景调研时发现,35至60岁之间的传承人77%以上都有过在高等院校培训学习的经历。岗位培训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针对性,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中寻找答案后再回归实践。对于传承人而言,在进入高等院校培训前,他们都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往往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对理论的理解与融会贯通能力更强,学习积极性也更为高涨。因而岗位培训是教育传承中针对性最强,理论与实践结合最紧密的一种方式。

“非遗”通过高校培养传承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非遗”项目走进学校,是“非遗”焕发勃勃生机的保障。高校的社会功能与使命就是文化的传承。高校具有系统科学的教育模式,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进入高校教育模式的“非遗”项目,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京剧的传承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从现状来看,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传承人的需求存在着断裂,也就是说,理论上是合理的,实际上却是脱节的。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脱节最本质的原因是高校教育培养的思维模式与“非遗”项目所承载的思维模式是冲突的,这也是目前培养传承人的关键所在。

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萌芽于19世纪60年的洋务运动,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教育体制,奠定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的现代化,最初是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向西方学习的产物。现代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技术理性,一直以来的目标也是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所以长期形成一种以科技理性为标准评判事物的思维定式。中国传统技艺中很多精髓来自于经验与实践,并未形成严密的逻辑体系,也无法清晰地表述,只能通过“悟”这种有些玄妙、无法找到明显规律的方式表达,而它们往往会被现代教育排除在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都来自于传统封建社会,来自于民间,很容易贴上了落后与愚昧的标签,被教育现代化所屏蔽掉,其价值也不能受到公正对待。这种不公是双重的,一方面来自国人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与怀疑;另一方面来自于精英阶层秉持的“重道轻技”的思想和对民间智慧的轻视。笔者在高校调研时发现很多高校师生认为传统艺术语言使作者的个性变得隐蔽,体现不了个人的创造力,他们更愿意“创新”。这种追求自由与个性的艺术思想深受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这也许是创造中的集体无意识,也许是为了区别于民间,标榜精英阶层占有更多文化资源的骄傲姿态。无论是什么,在高校,“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在林林总总的艺术流派面前显得“呆头呆脑”,充满了“匠气”。传统技艺的价值被架空,显示出没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重复。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教育是缺失的,更别说是来自民间大众的智慧。直至今日,很多精英阶层仍无法正确地对待民间文化,仍然带有不屑与轻蔑的态度。以长期接受科学理性的思维定式来评价传统制作技艺项目中的科技价值和审美价值,结果显然是差强人意。

对于传承人培训,我们首先要问,培养的目标是什么?是培养艺术家、传承人?还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目标不同,课程的安排就截然不同。试想如果打破传统、解构经典、追求个性与创新的艺术观念,变成了传承人的所思所想,那么“‘非遗’进课堂”就事与愿违了。传承人与一般学习者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肩负着传承传统技艺的责任与使命,而高校是传承人心中知识与艺术最神圣的殿堂,即使是技艺再精湛的传承人,也会像禾苗渴望雨露般,希望通过培训、研修提高自身技艺与艺术创造力。在此情况下,对传承人的培训更多的不是“教”,而是“交”。不是强势的、具有优越感的文化灌输,而是为各种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创作手法提供一个交流、交互、交谈、交换的平台。在“尊重”与“平等”的前提下,建立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和主体地位。才能使传承人在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同时,不迷失自己,不丧失方向。

传承的目的不仅仅为了了解人类的过去,其真正的主旨在于总结经验、超越历史、批判反思,为人类的当下与未来指明发展的方向。因此优秀教育资源的介入,使传承人既开阔视野,又增强自信;既坚守传统,又开拓创新,展现出大国的自信与风范,也是时代对传承人的呼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