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晓凌:画院需不需要存在是一个伪命题

采编:周露露  发表时间:2016-11-25

 画院的存在不是某一个人决定的,它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就如同时钟一样。从画院的萌芽状态到成为一种建制它都一直贯彻于中国的历史脉络中间。在最早有记载的历史文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商周时期画师的身影,再到两汉、魏晋南北朝宫廷画师的身影都是一直存在的,那时是以小的机构形式存在。五代时期是否存在画院目前还有所争议,到了宋朝,画院的建制就已经全面建立起来,宋徽宗曾担任画院院长。画院作为中国文明特殊的一种建制和制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历史上没有画院的存在,《清明上河图》《女史箴图》《千里江山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等一批大家耳熟能详的宫廷画师的作品就都可能没有了。自有画院建制以来,到元、明、清代期间,画院的建制不断有所调整和变化,例如在清朝它是以艺术馆的方式出现,但不管怎么变基本都是画院的变体。事实上,以清朝为例如果没有画院体制的存在,大型的如史诗般的画卷就不会存在了。也就是说,画院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职责。自古画院画家和文人的消极避世的作画追求也是不同的,画院画师的作画目的不仅仅是抒发个人心性,更是描绘国家大事和国家的重大题材,是记录民族的精神史诗,是一个时代的宏大叙事。 

现在有人否定画院,但是事实上如果没有美协和画院的存在,新中国美术至少要缺掉三分之二。新中国以来三分之二的艺术杰作都来自于画院和美协体系的画家,对画院体制的否定是对美协和画院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贡献的抹杀。试问,那些否定画院体系的人对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美术作品做过评估吗?对中国的画院和美协的贡献有多少了解? 

有海外经历的人都知道,没有多少政府是用制度来保障艺术家使其可以安心创作的。在世界范围内如中国这样对艺术家大力扶持是绝无仅有的。反过来看,我们暂且不谈中国的画院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其创造的物质财富也是远远大于国家对画院的投入的。目前,市一级的画院可能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可能养了一些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画家。这样的问题有,也需要去批判。但据我观察,从中国美协到中国国家画院和其他重点画院,都为国家培养了很多大家,创造出了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并且也在市场中产生出巨大的物质财富。所以否定中国的美协和画院的贡献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作为一个画院体制内受到政府资助和养育的艺术家反过头来辱骂画院等体制,怀疑其存在之必要不仅仅是没有事实依据更是没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以吴冠中为首的和受其影响的在各媒体上谩骂画院、美协体制的艺术家,既然对体制不满,却又不辞掉其在体制的职务着实可笑。吴冠中的理论没有以学术考察研究为依据,这对中国的艺术理论没有任何贡献,并误导了很多年轻艺术家和理论家。 

中国国家画院目前正在编写一部画院史,书中记载的画院画家创作的作品数量将一目了然,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国家画院和全国的画院正名。我们用事实和数据来回应捕风捉影和信口开河。在国家画院杨晓阳提出要写画院史的时候,我第一个赞成并组织全国学者进行学术研讨,目前已有一百万字的学术成果,这本严肃的学术图书基本记录了大半部中国美术史。中国最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史、论、评的理论基础,而不是去妄言、诋毁。中国国家画院的理论研究院目前正在在批评话语建设上做出自己的贡献,虽然微不足道,但毕竟有了开端。民族文化的建设不易,中国画院史只是其中的一个成果,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所有靠着小聪明,没有学术支持的言论都终将被淘汰。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