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收藏大家张葱玉

许万里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0-26

摘要: 张葱玉自幼精通版本目录学和金石书画鉴赏。他的收藏较之他的前辈们略有差异,藏书固然不少,铜瓷器、古钱币等都玩过,但其最为钟爱的则是古代书画。 张葱玉的收藏屡聚屡散,来去匆匆,主要原因是他酷爱赌博。

      五岁开蒙读书 家塾中书画幛壁

      张珩(1915—1963),名葱玉,字珩、希逸,浙江南浔人。出身南浔巨贾之家,自幼聪慧,喜好艺事,能书善画,亦常向庞莱臣、刘承干请教。其祖父是以适园藏书和建成嘉业堂声振文博界的张石铭,其父张仲萍亦是书画收藏家及版本目录家,堂叔是有“民国奇人”之称的张静江。可以说,张葱玉能够成为泰斗级的书画鉴定大师,与他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分不开的,正所谓“五岁开蒙读书,家塾中即以书画幛壁”。张葱玉18岁时就继承了巨额家产。1934年至1946年期间,张葱玉曾两度受聘为北京故宫博物馆鉴定委员,要知道1934 年的张葱玉年方19岁。

      张葱玉自幼精通版本目录学和金石书画鉴赏。他的收藏较之他的前辈们略有差异,藏书固然不少,铜瓷器、古钱币等都玩过,但其最为钟爱的则是古代书画。其收藏中最负盛名的是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周昉的《戏婴图》以及大宗元人绘画。其他古画还有宋代易元吉的《獐猴图》,金代刘元的《司马檀梦苏小》,元代钱选的《梨花鸠鸟图》、李珩的《墨竹图》、赵雍的《清溪渔隐图》、李遵道的《古木丛篁图》、颜辉的《钟馗出猎图》、赵原的《晴川送客图》、方从义的《武夷放棹图》等。展卷朱印累累,有的画卷题识长达数页,可知皆为流传有序的珍品。至于明代的唐寅、文徵明、仇英、姚绶、董其昌,以及清代王时敏、王鉴、石涛、吴伟业、王原祁、龚贤等人的作品就更难以计数了。

图片 2.jpg

【宋】 摹张萱 《唐后行从图》

      青年志得意满 驰名十里洋场

      海派收藏的第一次高潮起自1860年前后,第二次高潮亦是鼎盛期,是在 1938年前后,那时是上海“孤岛”时期;第三次则是在1949年前后。在海派收藏的鼎盛期,张葱玉已成为“六大收藏家”之一,其余为庞莱臣、吴湖帆、张大千、张伯驹、王季迁。张葱玉的韫辉斋,与庞莱臣的虚斋、吴湖帆的梅景书屋、张大千的大风堂形成了海派收藏的“四大名斋”。正是在这一时期,张葱玉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著作《张葱玉日记》(起于1938年1月,止于1941年12月),这部日记弥足珍贵之处就是对海派收藏盛世作了真实记录。

      作为日记的重头,对书画的鉴赏甄别、考证厘定和评析论说颇为丰富、精彩、独到、睿智。张葱玉从笔性、墨彩、设色、神态、气韵、断代、材质及出版等方面辨别真伪、识断精芜及去伪存真。同时,日记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收藏大家群体雅兴结谊、联袂鉴赏、友情交换、文明购藏的业界状态。当时的海派藏家群体老中青三代云集,既有如庞莱臣、狄平子、费子诒、蒋榖孙等老一辈人物,也有如吴湖帆、魏廷荣、许姬传、徐伯韬、刘海粟等中年藏家,亦有如张葱玉、王季迁、徐俊卿、徐邦达等青年才俊。凭借自己的财力以及在书画鉴赏方面的造诣、阅历,年仅23岁的张葱玉跻身一流藏家行列,尽管他的年龄比庞莱臣、吴湖帆、张大千等人小很多。

      嗜赌散尽所藏 静心回归鉴赏 

      张葱玉的收藏屡聚屡散,来去匆匆,主要原因是他酷爱赌博。房产卖得差不多了,自然要殃及藏画。他手中的珍品名迹,大多卖给了广东人谭敬。新中国成立前,他手头仅剩下几件东西:颜真卿的《竹山堂联句》、欧阳修的《灼艾帖》、钱选的《八花图》等几件。他的好友郑振铎见此甚为惋惜,感叹道:“不幸葱玉之藏适有沧江虹散之叹,尤其楚人之弓,未为楚得。”并于1947年为他编印出版了一部《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共有其藏画精品70幅,并为之作序。

      福祸相依,张葱玉失掉家产后反而能专心文物鉴赏。新中国成立后,他到北京国家文物局工作,更是为新中国文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一流的文物专家。在上海期间,张葱玉结识了郑振铎。郑振铎那时被数所大学聘为教授,学识广博,对中国古代艺术也充满了兴趣,有机会就来向张葱玉请教,带一些古书和字画请张葱玉过目。抗战初期的几年中,为了抢救沦陷区的古籍善本,郑振铎与徐森玉、张铸镛等一起在上海组成“文献保护同志会”,以租界为屏障,与前来搜刮的美国人、日本人展开角逐。张葱玉利用自己在上海滩的名声,帮郑振铎介绍了一些藏家,并且把自己的一批历代古书珍本总共261种、1611册,经郑振铎卖给了中央图书馆,同时还动员他的大伯张芹伯将上千部善本售给了中央图书馆。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进入了租界,郑振铎等在沦陷区抢救珍贵典籍的工作陷入停顿,急需用钱,张葱玉为其提供大量资助,体现了一代大家的爱国风范。

      1950年,张葱玉被聘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同年,由郑振铎推荐,调北京国务院文化部文物局,任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1962年国家文物局曾专门成立了张葱玉、谢稚柳、刘九庵参加的“三人书画鉴定小组”,张葱玉担任组长,先后前往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四个省市鉴定书画达10万余件,从中发现了许多湮没已久的书画珍品。其代表著作《怎样鉴定书画》,就是他应文博工作者的要求所做的几次讲演发言经记录整理而成的,《两宋名画册说明》则是针对宋代60幅画作出的精深鉴定。

      张葱玉曾立志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进行科学的总结,把传世的重要书画作一次全面的整理著录,数年中亲自抄写,每至深夜,已积至数千件,共计二三百万字。可惜这些计划未能实现。他在48岁时告别了人世。虽然英年早逝,但张葱玉的贡献可称恢弘,“北张南谢”正是人们对书画鉴定界张葱玉、谢稚柳两位鉴藏大师的尊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