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之首 拍场新贵——古琴的投资与收藏

牟建平  来源:《中国美术报》 发表时间:2016-11-03

摘要:10月5日,2016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中一件清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以5560万元港元的高价成交,成为本季香港秋拍的一大亮点。为何一把古琴能拍出如此高价?在了解其历史、样式后或许能知道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10月5日,2016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国艺术珍品”专场中一件清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以5560万元港元的高价成交,成为本季香港秋拍的一大亮点。这也为那些默默耕耘于小众品类收藏的“有心人”打了一针强心剂,更让不断涌入市场的新晋投资者看到小众艺术品收藏投资的远大前景。那么,为何一把古琴能拍出如此高价?在了解其历史、样式后或许能知道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古琴为文玩之首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历来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珍爱之物。“众器之中,琴德最优”,魏晋时期著名琴艺家嵇康曾这样评价古琴。琴棋书画自古被中国文人视为四大修身雅好,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独特品格而名列首位。

       古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4000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诗经》《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先秦文献都有关于琴的记载。东周时各国乐官多通琴艺,著名的如楚国的钟义、晋国的师旷等。孔子琴艺娴熟,《史记·孔子世家》曾载:“(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汉魏以来的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都以善于弹琴著称。唐代大诗人王维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句,宋王安石也有“高山流水意无穷,三尺空弦膝上桐”一句,在民间,俞伯牙和钟子期“弹琴会知音”的故事更是广泛流传。

       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初期的十弦琴,距今已有2000多年,被证实为最早的古琴出土实物。古琴在历代名画中也多有表现,如东晋顾恺之《斫琴图》、北齐杨子华《校书图》、宋徽宗《听琴图》、元王振鹏《伯牙鼓琴图》、明张路《听琴图》等。古琴因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而为世人所珍惜,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

       收藏大家王世襄文玩类集珍《自珍集》中第一项即为古琴,可看出古琴在文玩收藏中的地位。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把古琴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继昆曲后第二个入选项目。至此,古琴改变了千百年来清冷孤寂、曲高和寡的形象,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学习古琴弹奏的人越来越多,有收藏价值的琴更成为了藏家的心头之爱,古琴的市场行情也慢慢在拍场上由冷转热、不断升温,部分古琴因数量稀少、多为孤品,为世人所珍惜,拍卖时高价迭出就不足为奇了。同年年底,在中国嘉德秋拍中王世襄收藏的唐大圣遗音琴首拍以891万元成交,第一次震动了收藏界,在收藏市场率先刮起一股“古琴风”。由此可见申遗的成功对古琴的价格影响之大。相关拍卖行负责人表示,近年古琴的上拍率大幅提高,较多国外及中国港台地区藏琴也出现在内地拍场上。

古琴.png

【唐】大圣遗音伏羲式琴

据20世纪90年代的全国普查显示,目前全球传世的老琴在2000把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收藏于博物馆中,留存于民间的数量极其有限。传世古琴,以唐琴为神器,唐琴中以雷公琴为最。目前所知,海内外收藏的唐琴有18张,其中藏于中国有17张,美国则藏有另1张。这些琴多藏于博物馆,如北京故宫藏大圣遗音琴(又称神农式琴)、辽宁省博物馆藏九霄环佩琴、台北“故宫”藏万壑松涛琴、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枯木龙吟琴等,私人藏家手中仅5张。在存世的历代古琴中,以明琴为多。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琴鉴定家郑珉中就此问题给出了他的解释,明皇室尚琴,皇帝、太子、藩王以至太监都以琴为雅好,动辄制琴数百张,崇祯皇帝临死前还在研读琴曲,可见痴迷。到了清代,古琴成为皇家收藏的古董,所制之琴反倒不如明琴多。

       回望古琴的拍卖之路,有几个特定的时间点清晰可见:2003年,在中国嘉德秋拍中王世襄收藏的唐大圣遗音琴首拍以891万元成交;2009年嘉德秋拍中,一张乾隆御用的明代月露知音琴创纪录地拍出了2184万元的天价;2010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北宋徽宗御制、清乾隆帝御铭的松间石意琴以1.36亿元成交,首次突破亿元大关,8年间价格增长了13倍,2011年,该琴在中国嘉德春拍中再次价格破亿元,达到1.15亿元;北京保利2014秋拍“孔颜乐处——乾隆御书房五器”举槌,其中一件明清乾隆御赏头等十六号月露知音琴以19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288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共计3312万元。5年前,这把月露知音古琴在2009年嘉德秋拍上以2184万元成交。

       对此,古琴研究学者梁基永曾表示,古琴过亿不算高,“唐宋八大家的曾巩,一张小小的《局事多暇帖》,2009年的时候也拍出了1.09亿元,更何况松间石意琴是北宋徽宗的御琴。”他认为古琴的价格未来还会继续走高。不断刷新的成交价格让藏家逐渐认清了其潜藏的爆发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琴收藏已然炙手可热,而在高价频出的刺激下,不断有鲜见的古琴流入逐渐饱满起来的拍卖市场。 

       古琴收藏辑要

       自古琴广受藏家关注以来,近几年价格达到百万元甚至千万元级别的古琴屡见不鲜。特别最近国内兴起了一股“文房收藏热”,作为文房清供的品类之一,古琴的市场地位再一次得到巩固。

       目前,藏界所有的古琴大体可分为三档,档位的划分以年代的不同来衡量,年代愈久远,琴的价格愈高。处于最高档位当属高古琴——唐、宋琴,由于其存量稀少,可谓凤毛麟角,一旦在市场露面就会受到藏家追捧,价位动辄千万元高价,藏家如果与其心仪的拍品失之交臂,就要等待其再次流入市场,就只能可遇不可求的了;明琴作为中端品种,尚有一定数量遗存,价位在数十万和几百万区间不等,区分其价格要考察具体拍品的品相、材质等因素;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琴因距今时间较短,大都价位较低,一般在数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当然,精致、大气的清宫御制古琴价格很高。

图片古琴.png

【晚唐-北宋】太古遗音琴

拍卖市场主要以宋、明古琴上拍为主,间有部分清琴。面对如今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古琴收藏市场,藏家应正确地把握古琴鉴定的规律方法和收藏技巧。

       首先,藏家需要学会通过形制式样断定老琴年代。古琴的样式很多,南宋田芝翁《太古遗音》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琴论专著,上面绘有38种琴式,目前最常见的古琴款式有仲尼、伏羲、连珠、落霞、蕉叶、月形等。古琴形制式样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琴额、龙舌、护轸、琴颈、琴腰、琴尾冠角、尾托等部位的不同造型和处理方法。老琴的形制式样的整体风格变化,往往与时代密切相关。“唐圆、宋扁、明小、清大”是不同时期古琴基本的形式面貌特征。但同样的式样,在不同的时代,往往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其次,在传世古琴的鉴赏中,品鉴、考察琴声和断纹也是很关键的。唐、北宋琴的声音多宏松透润,南宋、明琴多静逸恬美,元朱致远琴多清亮刚劲。根据这些不同的声音品质,可以对琴的年代作出大致的判断。但是即使在同一时代,音色、音质也会出现不同的品质,好琴听其音,低音松透古厚、高音清亮圆润。由于演奏震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琴身断纹可形成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通彻,外表美观,尤为名贵。按琴身断纹分,上品琴为梅花断,随后为牛毛断,最次为冰裂断,值得注意的是,古琴年代越久远,其断纹越密。

       此外,对于收藏家来说,铭文也格外重要,自古凡良琴必有铭文。铭文多刻在琴背,内容一般为琴名、题名、制琴时间、闲印、藏印和跋语,多刻在龙池上下和两侧。此外,由于古琴制作工艺历史悠久,历代制琴名家辈出。唐代仅四川雷氏家族就有雷霄、雷威、雷珏、雷迅等十余人,还有张越、郭亮、李勉等高手,给后世留下不少精品。宋代名家有朱仁济、卫中正和金道,元代有朱致远、严古清,明代有祝公望、张敬修等。是否名家藏琴,也是买家们所看重的,有时一些名琴家也是名书画家,他们的书法题刻铭文大大丰富了古琴的文化内涵,使琴的收藏价值倍增。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古琴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正成为国内外收藏市场的一大新兴热点,未来几年古琴还将会有不小的升值空间。


相关文章